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营商环境改革走向4.0:从引领全国到对标全球
点击次数:32991    发布时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者按: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历来不缺改革创新的精神,在营商环境改革方面也是如此。一线城市的营商环境改革,不仅要上承顶层设计,还要下启基层实践,广州的探索正是一个典型案例。 在很多地方还在苦思如何开启营商环境改革之时,广州的改革已经开始迅速迭代,从1.0进化到2.0,又开启了3.0,还有了4.0版的改革思路。广州的探索目标也从引领全国,自然提升到对标世界。这样才有全球竞争力,这也是营商环境改革的一个初衷。


    从799到90,从工程建设立项到竣工验收,广州将799天的行政审批时间压缩到了90天,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深知其中的艰辛。

    自1989年投身城建工作算起,曹志伟职业生涯已有30年,他却选择用长达6年的时间关注一件费时又耗力的“超级工程”。

    这还得从2013年动手制作那幅日后令他名声在外的“投资项目审批万里长征图”说起。彼时,凡有投资项目落地广州,都要受一番审批繁冗琐细、迁延时日之痛。

    据曹志伟介绍,一个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验收,整个流程要经过20个委、办、局,53个处、室、中心、站,100个审批环节,盖108个章、缴纳36项行政收费。

    “一个项目下来,仅行政审批就累计耗时2020天,即便按照最短路线走也需799个审批工作日。”曹志伟说。

    曹志伟的关注没有白费。2018年10月公布的《广州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将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压缩到90个工作日,将社会投资项目从用地许可到竣工验收环节的审批时间控制在50个工作日。

    营商环境改革永无止境,在提出打造营商环境“广州样本”后,广州将营商环境改革的对标对象瞄向全球。今年3月,广州出台《广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提出在继续巩固提升1.0改革的基础上深入实施2.0改革,希望通过对接港澳探索国际营商规则。


    美领馆动员企业落地广州

    提起探索国际营商规则,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下统称“广州开发区”)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迈出了对接港澳的第一步。

    原广州开发区政策研究室主任、现广州开发区人才工作集团董事长陈永品回忆,1984年建设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初毫无经验,当时所有干部都要去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学习,所以一开始的广州开发区从规划建设外表到内涵都紧紧对标新加坡惯例。

    陈永品说,当时还没有对标国际规则的要求,但因为毗邻香港,在招商过程中自然学了一套标准出来。按照香港惯例,见面是要穿西装打领带、握手发名片、吃西餐的,因此广州开发区的工作人员对外就一律打领带、发名片、吃西餐。

    为了对标新加坡、香港,广州开发区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修建了当时被称作“广东第一路”的夏港大道(现开发大道),还配备了绿化带。

    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到开发区西区考察时惊讶道:“这里的花园工厂竟比美国的还漂亮。”随后,主动牵头动员宝洁、安利、箭牌等彼时的500强外资企业到广州落地。在当时,外商考察落户广州开发区成为一股风潮。

    一家叫台一铜业的台资企业给陈永品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时任台一铜业董事长黄正朗向陈永品说,他带着股东重托的3000万美元到大陆投资,光选点就跑遍全国20个城市的20个开发区,最靠谱的还是广州开发区。

    “我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开发区的人每说一件事,都会拿出一个规章制度给我看。我心想,这个地方能不靠谱吗?”黄正朗表示,在开发区这笔钱至少不会打水漂,无论赚不赚钱,最起码投资权有保障。

    “外商投资者首先看中的是保障,其次才是便捷、舒心。”陈永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2002年广州开发区提出“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投资者”的口号,就充分说明了优化营商环境已经在开发区深入人心。

    深入人心的还有该区营商环境改革跑出的“黄埔速度”。

    长期以来,企业建设项目审批存在程序复杂、耗时长、多头跑等问题,成为企业落地的“路障”。然而,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百济神州从签约到动工仅用14天,爱丽思从动工到投产只用6个月,持续刷新着审批速度。

    广州卡斯马负责人孙伟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卡斯马去年3月交地,4月进场动工,7月设备进场调试,8月试产出产品样品,10月正式投产,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6个月。

    广州黄埔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单宁伟说,“黄埔速度”背后与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成立广东首个行政审批局不无关系。从2015年7月开始,行政审批局把原来分散在各审批部门涉及的企业投资建设全链条38项审批服务事项都承接过来了。

    去年7月,广州开发区更是全国首推“秒批”,公布了首批223项“秒批”清单,涵盖行政许可、行政备案和公共服务等类别,凡涉事项均实现了“即来即办、即来即批”。


    对标世行标准主动找差距

    广州南沙区也在迎头赶上,尽管是广州最年轻的行政区,但南沙区的营商环境改革已走在全国前列。

    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潘玉璋介绍,南沙在国内率先试行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企业开办“照、章、银、税、金、保”6个必办事项实现1天办结,及“X”个涉及后续准营许可、备案事项实现3天办结。南沙区还在全国率先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率先在全国建成全流程“线上海关”、实现“一键通关”,打造出了口岸通关便利化的全国样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南沙区已累计形成439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36项在全国复制推广,90项在广东省复制推广,171项在广州市推广实施。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向来是中央寻求更大营商环境改革突破的典型地方代表。包括南沙区在内的广州,做到部分引领全国就能激活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大局吗?答案显然没这么简单。

南沙区已经连续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毕马威评估其营商环境,主动对标的标准即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

    4月3日,毕马威发布的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2018年营商环境评估分析报告显示,南沙片区2018年营商环境便利度分数为77.88,在《2019营商环境报告》(下称《报告》)中全球模拟排名29。

    其中,开办企业(排名第6位)、获得电力(排名第3位)、执行合同(排名第2位)等三项指标跻身全球前十名,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合伙人杨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目前国内外广泛认可和采纳的营商环境评估体系,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的十个领域,因此国内多个城市和地区采用该指标对其营商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

    “拿世行的指标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引,才具有科学性和对标国际的意义。”杨彬举例,在“开办企业”指标上,世界上最快的新西兰0.5天即可开办,而在南沙开设新企业也只需2个手续、2天内完成。

    在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周林生看来,作为世界公认的标准,对标世行指标主动找差距,一方面有利于外商准确衡量南沙区的营商环境,还能精准找到提升优化南沙区营商环境的方向。

    《报告》中指出,南沙区在办理建筑许可(排名第67位)、登记财产(排名第38位)、纳税(排名第100位)、开展跨境贸易(排名第58位)等方面均有提升空间。

    南沙区创新工作局表示,上述指标已经成为南沙区营商环境下一步重点提升的方面。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南沙,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行业翘楚聚集。小马智行带来全国首支城区运营的全场景无人驾驶车队,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总部项目已正式运营,海尔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正式动工……


    2.0更注重政府服务质量

    3月份发布的《广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开门见山提出,营商环境改革要在巩固提升1.0改革的基础上深入实施2.0改革。

    其中提出,推动广州高新区(黄埔区)争创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验区,率先对接港澳投资贸易规则,聚集创新要素,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

    对广州南沙区(南沙自贸区)的要求是,争创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特区和和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推进与港澳商事制度、行业监管、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标准规范和做事规则有效衔接,为促进内地对接港澳及国际营商规则探索可复制推广经验。

    周林生分析称,南沙与开发区之所以存在差异化的探索方向,根本原因在于两者的产业定位不一样。作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开发区内企业多以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为主,需要在创新要素上进行更多探索。而南沙区因为临近港澳,更多定位在生产性服务业上,需要在对接港澳规则进行更多探索。

    在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平凡看来,南沙叠加多重政策优势,特别是自贸区制度创新优势,本身就是全面对接港澳的重要平台。黄埔则叠加了若干经济功能区,经济密度高,利于探索经济发展与转型与国际营商环境的配套。

    周林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广州营商环境改革2.0和1.0的最大区别就是突出了与港澳的规则对接,也可以说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现在有更清晰的突破点。

    “1.0版本强调的是行政效率提高,例如获得许可的同时就可以开工。2.0版本则要求在巩固行政效率的基础上对接港澳规则,强调的是探索接轨世界投资贸易规则。周林生说。

    “以前营商环境改革重政府服务效率,2.0阶段就要看政府的服务质量。”陈永品说。

    广州南沙区的做法是通过市场倒逼改革,主动适应世界贸易投资规则。

    今年4月3日,世界航运巨头马士基物流的出口散货集拼项目正式在南沙保税港区投入运作,该项目叠加了“保税仓储+保税物流+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等功能。

    马士基南沙物流项目负责人梁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述项目在降低成本上是有可预见性的,因为要实现上述功能需要将普通仓与保税仓灵活结合起来监管,这样就减少了多个仓库间高昂的调拨费用。

    “但这种监管方式非常新,广州南沙的市场以前是没有的,南沙海关完全是创新了一套新的监管模式。”梁珊说。

    实际上,这类市场倒逼改革的例子还有很多。随着新业态出现,南沙的口岸监管机制创新也在持续推进。

    例如,南沙口岸继续优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申报功能,拓展完善“智慧海关”,进一步推动通关流程可视化,提升口岸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建立跨境电商便利化通关新机制,创新物流监管机制,构建国际分拨中心平台。

    广东卓志供应链公司首席战略官杨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电商大促期间,南沙海关、南沙国检增加人力和技术资源保障货物通关,跨境电商99%的商品在系统中实现自动审结,随后“7×24小时”智能验放,到最终消费者手上的时间大幅减少。


    全球选才提升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究竟如何接轨国际?这是摆在大多数地方主政者面前的棘手问题,因为国内并未有成熟的先例可循。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广州实际上正在探索一条主动接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方法。

    广州开发区的办法是连续发布人才政策,高薪向全球公开遴选高端人才,服务政府营商环境改造工作。

    去年10月29日,广州开发区拟就19个政府部门招聘30个特聘政府雇员岗位,特聘雇员岗位包括自由贸易首席运营官、高端服务业全球招商总监、营商环境首席规划师、知识产权综合改革专员等。

    目前,招聘工作基本结束。招聘消息一经发出,广州开发区曾筛选出3000位海内外人士的竞聘简历。

    广州开发区人社局专技处处长代明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全球揽才从根本上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开发区的高层次人才,用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对标全球找开发区的差距。

    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区人士坦言,开发区的海外人才、外资企业密集度之高,已经超出了该区公务员的服务能力,亟需一批公务员系统外、有海外经历的特聘雇员补充进来,服务于这些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人才。

     诚如其所言,广州开发区已经成为广州外资企业最密集、海归最多的一个区。广州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和合同利用外资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78%;全区外资企业3400多家,世界500强项目超过170个,高新技术企业1632家。

    截至2018年,该区常住人口达到120万人中,入选国家、省、市、区各级人才计划(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就有457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两院院士39人,国家特聘专家95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7人。

    陈永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广州开发区人才工作集团的成立,初衷就是为了解决政府服务人才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开发区创新性地提出“上管老下管小”的全链条人才服务模式,打通了人才创新创业、居住、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营商环境改革3.0启幕

    在广州开发区、广州南沙区奋力改善营商环境的同时,广州整体的营商环境也在悄然变化。

世界500强企业苏黎世保险、安达保险在广州天河区仅用了3天就完成了登记注册。广州增城区,总投资额610亿的富士康10.5代显示器项目从达成投资意向到正式动工仅100天。广州海珠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内复星、阿里巴巴、唯品会、国美4个动工企业,从拿地到开工节约了至少9个月的审批时间。

    据统计,广州市2018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25.4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增长1.2倍,在广州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了301家。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广州营商环境排名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深圳与上海。

    在单宁伟看来,广州在提高营商环境方面仍有空间。以“秒批”为例,目前纳入“秒批”的事项涉及14个部门,仅为全部许可、备案和公共服务事项数的六分之一左右。

    单宁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广州开发区今年3月正式设立了广东省首家营商环境改革局,开启了3.0版本的改革,将带规划方案的行政审批时间从原来的30个工作日压缩到了15个工作日,即将公布的第二批“秒批”事项清单也将纳入更多事项。

    周林生认为,营商环境改革永无止境。企业的生命周期很长,落地只是一个起点,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解决市场公平合理、行业自律规范等问题才是关键。

    不过,曹志伟对广州营商环境的改革颇有信心。在其2018年提出《为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再建言——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广州启动投资项目建设审批流程4.0版改革的建议》中,曹志伟建议将审批流程压缩到72个工作日,全流程审批事项减少至48项。

    “这份提案不仅获评成为广州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优秀提案,该意见还被国务院办公厅吸纳,正式发布在了今年3月26日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即4.0版)中。”曹志伟说。


(本文转载自2019年4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振)